抗疫手记一:白袍之重,我辈勇担
——致敬最美战“疫”天使
图片1:2020年3月1日,合肥市滨湖医院新冠病房内,护士长郑国华正在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耳穴埋籽技术操作。郑护士长不仅是新冠病房的护士长,同时也是我院中医护理门诊的坐诊专家。疫情期间,她将自身的专业技术运用到新冠患者护理中。
图片2: 2020年2月25日,新冠病房内,护士于伟伟和冯欢两人一起开启新一天的抗疫工作。他们都是80后,都是孩子他妈。疫情开始,他们都积极报名参与一线工作。今天他们搭班共同战“疫”。“点赞”“比耶”,两只“胖企鹅”满满正能量。
2020年,白衣成了最美的服饰,医护成了时代的英雄。殊不知,欲着白衣,必承其重。——引子
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乳胶手套、鞋套、靴套,一件件,一层层,全副武装后,站在第一缓冲间里的两名护士相互帮着对方检查防护用品是否穿着到位。互相做出OK的手式后,穿过第二缓冲间,进入新冠病房给病区开启新一天的战“疫”工作。
交接班、消毒隔离、雾化、输液、口服药发放、标本采集、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一件件,一项项,井然有序、忙而不乱。然而有序的背后却有着寻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全身武装,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步态也不能如正常人那般轻盈。为了做好每一项工作,护理人员要付出比平常多几倍的力气。疫情当前,物资紧缺,为了节约防护用品,每一班护理人员都是坚持上班期间不上厕所,不吃饭、不喝水。迈着沉重的步伐、喘着粗口的大气,还有饿的咕咕直叫的肚子,但大家都毫无怨言,依然高标准的完成工作,因为你不知道护目镜下那比星星还亮的眼睛、防护面屏下那犹如春日暖阳般的笑容会给“雾霾”里的新冠患者带去多大的宽慰和勇气。每当被问及深入隔离病房害不害怕,长时间、高消耗的工作下如何做到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呢?一句:忙起来就不知害怕、忘了疲惫、饥饿和内急,触动多少人的内心,不经潸然泪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身体力行,用自己最朴实的行为践行最初的誓言。隔离病房的时间很漫长,但隔离病房的时间却又如此短暂。一天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悄然过去,忙绿而充实,却又总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如此有限。每一位护士都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打赢这场无声的战争,去消灭这些凶恶的病毒。试问,是什么样的力量才可以让你们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抛家弃子”般的守护在患者身旁?是爱、是责任、是对生命的敬畏,对职业的认可。
隔离病房却不隔离爱;病毒无情,人间有情。这是一支以60和70为领导,以80、90为主力的护理队伍,自收治第一例新冠患者以来,他们负重前行,冲在一线,几十个日夜,他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无情的病毒生死搏斗。他们不分昼夜,不畏艰辛,不破病毒,誓不罢休。
人人都在赞美医生护士是白衣英雄,其实哪来什么英雄,如网上流行的那句话所说:“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上白衣,学着前辈的样子去治病救人”。其实英雄也都是凡人,也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千思万虑。古人云,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如今这群白衣战士比大禹有过之而不及。他们舍弃卧病在床的父母、不顾咿呀学语的幼儿,在疫情面前,他们可以抛下一切,冲向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因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誓言早已刻入骨髓,深入灵魂。他们用生命践行着自己对医学的信仰,黑暗里,南丁格尔的精神绽放万丈光芒。
2020年,白衣成了最美的服饰,医护成了时代的英雄。防护服内湿透的衣裤、护目镜下深深的压痕成了英雄的勋章。殊不知,欲着白衣,必承其重。回想起自己16年前迈入医科大学的那一日,一直诚惶诚恐,扪心自问自己是否能够担起这份责任,挑起这个重担。2008年,汶川地震中一位位白衣天使冲向灾区,后方一家家医院接收和救治伤员。点点滴滴映入眼帘,深入心间,也坚定了我救死扶伤的信念。这一年,我顺利毕业成立一名三甲医院的护士。一顶燕尾,一袭白衣,懵懵懂懂中开始了我的护士生涯,工作12年,有过欣喜也有过悲伤。面对困难,面对疑惑,有过徘徊也有过迷茫。一场疫情让我来到新冠病房,和团队战友们一起,我们一往直前,没有畏惧,不计得失,这一次新冠肺炎救护经历让我更加理解这身白袍的意义。让我意识到,身为医务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一身白衣,一生坚守。白袍在身,责任在心。愿我们都能承白袍之重,不辱使命,永葆初心。
白袍之重,重于泰山,然我辈勇担。新冠疫情虽可怕,白衣战士更骁勇。巍巍中华,泱泱华夏,新冠疫情,势必趋之。静待雾霾散去,英雄归来,看春花烂漫,庆万家团圆。
作者:合肥市护理学会理事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合肥市滨湖医院冯欢
抗疫手记二:愿疫情早日结束
图片一为2020年2月6号发热门诊导诊台工作为患者家属指引休息区域被记者拍摄
图片二2019年12月24号科室参加医院述职报告后全科护理合影,疫情结束后能看到大家平安归来以及满脸笑容中间为本人
我是一名感染科护士,在发热门诊开诊坚持至今。刚开始开设发热门诊大家都没想到疫情会那么严重,还说要轮流去发热门诊上两周,等我上班两天后,门诊量达到两百多. 发现疫情比我们想象严重的多。
护士长准备固定人员在发热门诊上班,作为资深院感护士,这种时刻我主动申请在发热门诊继续工作,第一发热门诊流程、制度我已经掌握。第二科室现在很多护士都是有老人和孩子,我现在没有结婚,有一个弟弟可以帮忙照顾父母,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护士长同意排我在门诊工作,其实你问我会不会害怕,多少会,因疫情突然爆发,武汉那么严重,我也是人,人性本来就有弱点,但穿上这身白衣便不能退缩。
我最大牵挂便是父母,第二天我与爸爸妈妈说了这件事情,也告诉她们我工作可能要自我隔离,等疫情结束才能见他们,爸爸妈妈也很支持我,她们明白这是我的工作,我的职责,也知道我是感染科护士,这个时候更要冲在一线,让我好好做好防护,不要操心他们,他们会照顾好自己,不出门,不给我添乱。爸爸妈妈表面假装坚强,其实自从我开始参与抗疫工作他们就开始担心,妈妈每天都睡不好,爸爸每天都看到新闻报道了解疫情,看到新闻说防护用品物资紧缺,他就每天打电话问我:你今天穿了防护用品吗?我都会安慰他说:“我们的防护用品够了,还有人捐赠了”。其实科室物资已经告急,基本快没有了,害怕他们担心不敢说。医院发的物资捐赠链接、报道一线医护新闻我都不敢转发,怕被他们看到,做为女儿,不能陪伴父母,只能尽可能少让她们知道我在一线的辛苦,少点担心,现在医院更需要我,病人更需要我,请原谅我的自私。
这段时间来收到社会跟各界人士捐赠物资、食物、保证我们有热饭吃,即使是年三十都没有断过,每天上班被冻到发抖,上班脸上戴口罩、护目镜压痕、8小时不敢喝水、不敢吃饭,就怕浪费一套防护服。我知道身后有一群可爱的人支持我们,内心便是暖暖的,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们与家人早日团聚。疫情结束后,我希望能与男朋友完成婚礼,我俩已经一年未见面了,他是位军人,香港暴乱他去支援。开玩笑跟他说过,我现在,在一线工作,终于有机会让他体验下,当时香港暴乱他去深圳我在家担心的感受,谢谢你的支持,我会加油,成为你的骄傲。
作者:合肥市护理学会理事单位合肥市滨湖医院彭玉婉
抗疫手记三:守护新生希望 愿你安然无恙
图一:2020年2月13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给“小安然”做脐部结扎
图二:2020年2月15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人员在隔离病房护理“小安然”
脸蛋红润,小手小脚扑腾、吮吸着奶瓶……半个小时后,这个躺在保温箱中的小“安然”就要跟妈妈一起出院了。这本是件开心的事,我们的眼睛却是湿润的,兴奋、不舍、还有满满的回忆……
任务来了,义无反顾争上一线
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牵动着华夏儿女的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作为合肥市新型冠状病毒定点收治医院的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取消休假,打响了疫情防控的阻击战。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每一瞬间的变化绷紧着我的心弦。然而,一位位白衣战士的英雄事迹,一批批义无反顾的逆行者,激励鼓舞着我们。身负使命的我们,毅然在请战书上按下代表着职责的手印,等待任务的来临。。
2月11日,我院收治一名核酸检测阳性的孕38周的待产孕妇,经多方研究会诊后,为减低新生儿感染风险,决定实施剖宫产手术。接到通知,护士长在群里发消息说上一线的机会来了,大家自愿报名,我立即回道“我报名!”。经过院领导综合考虑和筛选,幸运的我入选了,兴奋之余我突然有了些许紧张。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出一份力了;紧张的是,这个手术过程中会有太多的第一次和不确定。有太多需要重新准备和摸索的问题:因为病毒的传染性会对手术造成多大的风险?怎样避免新生儿的感染?在厚重的防护服下能否像以往那样熟练配合手术?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在空气中病毒密度高又密闭的环境中又要怎么避免感染?
演练实战,同心协力走上战疫
职业使然,责任使然;对新生的守护,容不得丝毫的懈怠。为确保母婴安全,医院组织了包括院感科、妇产科、手术麻醉科、新生儿科、隔离病区等近60名医护人员上岗,做好手术生产配合,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规范和流程;依照传染病院感标准改造出一间新冠患者专用手术间,并为产妇、新生儿都精心布置了独立的隔离病房;同时也对手术、分娩等密切接触的我们进行了反复培训与演练。术前,由于此次孕妇的特殊性而无法按常规的术前访视流程完成的访视,我们手术团队也专门拍摄了一个围术期注意事项的小视频,以减轻孕妇术前焦虑,让其了解术中注意事项,更好配合我们。即使一切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我的心里依然打着鼓,一直在心里默演着无数的突发情况处理流程,不愿意放过任何一点点细节。
2月13日,结合孕妇的整个产程进展,原定于第二天的手术不得不提前进行,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笼罩着整个配合手术的团队,此刻已不再是演练,而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斗了。本来我们紧张忐忑的心也被一种厚重的责任感和迎难而上的倔强信念占据。21点30分,身着厚厚的防护装备进入了手术间的我们,透过雾蒙蒙的护目镜,虽已看不清各自的表情,但那里一定有一双双坚定眼神。大家训练有素:戴着三层手套静脉穿刺的巡回护士一针见血;戴着四层手套的麻醉医生一次性穿刺成功;一切按照规范流程顺利进行着:听胎心、消毒、铺巾……然手术开始之前,监护仪上跳出了80/36mmHg的血压,产妇自述呼吸困难。麻醉医生诊断为仰卧位综合征:立即给药,调床,手术医生也迅速的改变了孕妇体位。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很快病人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我们悬着的心暂时又放下了。
嘹亮啼哭,迎接“安然”美好新生
22:02手术开始,三级防护和雾蒙蒙的防护目镜也没有干扰主刀医生娴熟的动作,几分钟后,只听“哇”的一声,宝宝出生了,洪亮的哭声传遍了整个手术间,这是我们所有人听到的最好听的声音了。短暂的开心后,我们又投入了紧张的战斗:产妇子宫收缩不良开始大量出血,主刀医生迅速给予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并娴熟的缝合子宫,很快血止住了。在灾难和困难面前,我们都会害怕,都很渺小。但是,一旦我们身着手术服,我们又无比强大,有源源不绝的力量和勇气。手术结束,产妇被安全送回隔离病房,我们对整个手术环境进行了终末处理。脱下防护服才发现已全身湿透。此时的我却顾不得筋疲力尽和缺氧,内心只有无愧职业使命的骄傲和满足。
接下来的日子,在大家的紧张期待中好消息频频传来,孩子接受两次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均为阴性,产妇新冠肺炎被治愈,母女安全出院。听到这些消息,我觉得一切都那么值得了。听说,孩子爸爸为她起名“安然”,寓意安然无恙。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不断攀升的病例数字,让恐慌盘桓在每个人的心头,也让这个冬日笼罩了一层阴霾,但是阴霾终究遮不住阳光。合肥市首例新冠肺炎待产妇成功分娩,新生命的降临不仅迎来了希望,更为特殊时期,奋斗在抗疫一线的我们带来了一抹希望的曙光。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这世间总有一些美好值得去守护。愿所有的新生都充满力量,愿所有的守护都指向希望。
作者:合肥市护理学会理事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谢郁芳
抗疫手记四:身着白衣、心有锦缎
——记留观隔离病房抗疫“二十一钗”
大年三十深夜记者探访留观隔离病房,已经奋战5天5夜的沈琼带领2名护士在护士站留照。
2020年2月25日,抗疫第36天,医学观察第2天。我们第一批奋战了33天的医护人员被替换下来。离开时,回头看着“大白”们向我频频招手,内心很是不舍。安顿好,一夜无眠,一个多月全身心投入作战的点滴,在脑海里不停涌现......
1月17日,作为合肥市3家市级定点医院之一,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打响了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1月20日,我们全科二病区和内分泌一病区的护理姐妹,主动请缨投入战斗、放弃休假。得到医院批准后,我们迅速合并病区,妥善安置病人,火速前移抗疫前线-留观隔离病房。1月29日,第一次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人出现时,我们看似平静的内心都有些许恐慌和不安。护理部迅速调整,护士长调入一起转班,共同进退。至此,留观隔离病房抗击疫情“二十一钗”集结完毕。
“电动马达”谭蓓
入驻留观隔离病房当天发热门诊量就突破了200人,疑似新冠肺炎病人留观隔离。病人多、忙,是大家的第一感受。我们知道防护用品的珍贵,反复更换不仅浪费,也耽误病人就诊时间。为了节约时间和防护用品,大家都给自己定下了个不成文的规定:上班期间不喝水、不上厕所、不吃饭。作为内分泌科护士长,谭蓓深知责任重大,早上7点上班,经常到晚上6点才在我们的一再劝说下出来吃口饭休息下。娇小的身体哪能抗的下这么重的负荷,三天三夜的奋战,最终体力不支差点晕倒,被人搀扶着回到寝室。尽管这样,休息了一夜,她又重返战场,像电动马达一样又充满了力量。
“口罩克星”高媛媛
像谭蓓一样,所有人一进污染区就是8小时、10小时,甚至更久!上班时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下班后防护服里汗湿的衣服,护目镜下模糊的视线,N95口罩下艰难的呼吸,鼻梁、耳朵、面颊上深深的烙印......疲惫、疼痛像苏醒了一样涌来。最让我心疼的就是高媛媛,上班不到一周,鼻梁被口罩压得已经化脓、溃烂,90后的她话不多,每次都是忍着疼,简单消毒,贴上压疮贴,继续干活。跟口罩打一个多月的拉锯战,伤口终于愈合,她打败了口罩,鼻梁上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是她的军功章,是她战疫的最好证明。
“模范老师”吴梅
作为科室年资最高的老师,她完全可以不上前线,不和姑娘们一起拼命,可她没有丝毫犹豫带头参战;为了防止院内感染,保洁、保安全部撤离,打扫厕所、擦墙拖地、收拾垃圾都交到了护理姐妹的手上,吴老师总是带头带着同组的姐妹们一起干;每日留观隔离病房的清洁消毒,频繁出院病人的终末处理:整个房间的擦拭、床单位的消毒整理,每天上班都要拼体力和耐力,吴老师从来都是全力投入,是我们的榜样和模范。
“啰嗦家长”老樊
留观隔离病房作为抗“疫”的第一线,医护人员是离病人最近的人,也是离病毒最近的人,因此院感防控成了防“疫”的重中之重。根据省市防控要求,防控规定需要不停的调整。每每新的规定一下发,作为科护士长的“老樊”就要利用下班时间深入学习,打印最新的标准张贴到最醒目的位置,对所有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培训指导、督促检查。她深知,所有医护人员都需要密切的保护,不能有丝毫马虎,“手套戴的不对”、“口罩没包住脸”......每个进入污染区的医生护士都要被老樊“啰嗦”,但我们心知,这是她对我们所做的最好的保护。
“大爱姐姐”付孝梅、夏小玲
这两位姐姐是1月29日调整后进入的护士长,付姐姐是两个孩子的妈,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听着年幼的二宝撕心裂肺的哭喊,她心如刀割,擦干眼泪头也不回的返回医院。
夏姐姐是我的知心大姐,在她的开导下,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可是,她也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一天爱人打来电话,孩子生病了,需要到医院就诊,甚至手术。为了保护大家、保护家人,她遵守规定无法出门,束手无策的时候着急的大哭起来,最终在留观隔离病房的医护齐心努力下解决了问题。
除了她们,每个人都让我印象深刻,吴红霞发来信息:“下班才接到通知,外公去世了,护士长放心,大家都太忙了,明天上班我不会迟到的。”怎样的难过下她才写下的这番话,而我却不知道怎么才能安慰她;路万婷,爱人就在离留观隔离病房不足50米的心电图室,日日相守却不能相见,50米成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温婉璐,自己、爱人、公公分别驻守3家医院,婆婆和孩子成了她最大的牵挂;范双姐,还是小学生的儿子每天自己做饭、吃饭、洗澡、洗衣服,小小的身板坚强的让人泪目;吴开年,看似大大咧咧心思却最细腻,每次跟家人视频之后都偷偷哭泣,而后擦干眼泪再继续干活;王晓静,研究生的她下了一线立马请战上火线,希望能够为支援武汉出一份力;马小梦、陈燕、马方芳,90后的小姑娘们从来没有叫过一句苦、一句累,唯一的心愿就是不想让爸妈知道担心她们,还有认真负责的孔琴、梁及菊、孙静茹,可爱踏实的王静、胡清卿......
二十一个人,没有时间一一拍照,个个身着全副武装的白衣,分不清她们的脸庞,但希望大家都能看到这一幕幕的全情的付出和投入,看到她们带来的温暖和阳光,从此开始相信身边有情,心中有光。
作者:合肥市护理学会理事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沈琼
抗疫手记五:不辱使命
图注:2020年2月27日,在武汉协和东西湖医院7病区,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护师谢然为自己和战友们制作的“限量款”包包,随身携带笔、纸胶布等,方便护理操作。
图注:2020年2月14日,武汉协和东西湖医院7病区,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护师谢然参与护理的20床患者出院前给她们写的感谢信。
来武汉支援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犹记得1月26号晚上接到要去武汉支援的那天,妈妈刚准备好晚饭,一家人乐融融的围在饭桌前,一个电话让爸妈都沉默了,接到护士长的紧急通知:安徽省支援湖北武汉医疗队紧急出发,我被选派去支援湖北武汉,需要立即归队!妈妈当时就哭了,我抱住妈妈说:“别担心,我早早的就报名支援武汉了,这是我的志愿,更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既然选择成为一名护士,我就要担负起我的责任!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爸爸在旁安慰妈妈:“女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抱负,我们就别给孩子增加负担了”!我的眼泪瞬间涌出。爸爸是一名退伍军人,更是一名党员,他总是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关心我。感谢爸妈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1月31号是我到武汉上班的第一天,我们支援的定点医院是协和东西湖医院,刚来时说不害怕是假的,毕竟之前我们都没经历过这种事情,但既来之,则安之,我相信我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规范,我们一定能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进入隔离区内,我们的工作正式开始,穿防护服,戴N95口罩,将垃圾收集好用扎带扎住,写好标签,放到污物梯门口,为病人输液,雾化,打开水,帮危重患者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更换尿不湿和床单......等忙完这一切时间已经过去了六个小时,我全身湿透,整个人都要虚脱了,又累又渴,呼吸困难!这一天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伟大与坚强,祖国的强大,很荣幸身为一名中国人,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祖国危难之际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武汉的四十多个日夜里,发生了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事:因听不懂方言被一些患者不理解,被吼:“听不懂话来干什么!”,因饭凉了被患者怼:“服务人都服务不好!”,但更多的是无数与死神赛跑,抢救患者的瞬间,看到患者举起大拇指那一刻的感动。是这种身为医务人员油然而生的感动与自豪,是队员们相互鼓励的温馨话语,是背后强大的祖国,让我们坚守下来。病魔无情,人间有爱!虽然战疫之路还很长很艰辛,但我们相信,有党和国家的统一指挥,有广大人民的支持,春暖花开,终会来临!大家众志成城,一定能取得战疫的胜利!
黑夜过后,必将是破晓的曙光;寒冬之后,必将有似锦的繁花!愿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共赴胜利!加油!
作者:合肥市护理学会理事单位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谢然
抗疫手记六:我的战“疫”日记
图注:2月28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十七病区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主管护师张蕾和战友们夜班交接时候的合影,大家互相鼓励
图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十七病区,由于长时间的穿戴防护用品,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主管护师张蕾护目镜上流下的蒸汽水珠模糊了双眼
2月28日,星期五,小雨
今天就要进隔离区了,怀着忐忑的心情,准备上下班需要的东西,18:30
从酒店出发,19:20提前进入病区的更衣室换防护服。这里有专职的院感老师
给我们督查,务必使我们每个人都“全副武装”。紧张的感觉也随着一层层防护措施的完善而消散开来。
进入隔离区后,我和另外三名安徽队员跟随中心医院本家的两名老师一起进行严格的交接班,老师们耐心的向我们介绍每一位患者的病情。我们主要负责患者们的治疗、护理以及病重卧床患者的生活护理工作。这里的老师们对我们都非常好,虽然他们已经连续奋战一个多月了,但是仍然斗志昂扬,带我们的老师中有一位是个95年的姑娘,她和我们一起给患者擦大便,更换尿不湿,娴熟的动作深深地触动着我……
防护服捂的我们浑身是汗,口罩在我们脸上勒下了深深地红印,头上的护目镜像紧箍咒一样,虽然身体很累,但我们一组的同志们都没有退缩,大家都很开心自己能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武汉的老师们还和我们相约疫情之后一起登黄鹤楼,吃刚出锅的热干面……
武汉是一个处处充满着爱的城市,这里的人们对我们都非常的好,生活上有很多好心人为我们提供帮助,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会收获满满的幸福和感动:深夜为我们送餐的外卖小哥,骑摩托车一个多小时跨江给我们送防护物资的快递小哥,免费送我们袜子的爱心老板,还有社会各界为我们提供援助的爱心人士……。
在工作上,我们队里有很多来自各个医院的精英老师们,他们无私的分享让我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带教老师和患者们的认可,今天一位90岁的老爷爷还拉着我的手说:“我以为我得了这个病就是到时候了,没想到我还能好,我真的很感谢你们啊!”,当时听了之后非常感动,也非常自豪,感觉这世上再没比这更动听悦耳的声音了!忽然间觉得也许我还可以再努力一点,再多做一点,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的患者便能尽早康复出院,战“疫”的胜利便能早日到来!
大家一起加油吧,胜利就在眼前,奥力给!
作者:合肥市护理学会理事单位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张蕾
抗疫手记七:白衣作战袍
2月12日,是在抗疫一线隔离二病区工作的护士汪敏的生日,二病区护理组长陈洁和同事们一起给小汪庆祝生日。这些最美“逆行者”的笑容,让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也生动了许多。
2月17日,隔离病房二病区护理组长陈洁正在做采血标本前准备
2月7日,作为第二批进入隔离病区的护理组长,我提前1天就进入隔离病区,和第一批同事交接工作,了解病房、病人、工作事项等情况。看到第一批同事安然无恙,心里很高兴。
主动申请到隔离病房工作,可能是我这么多年最勇敢的决定了。看到电视上很多医护工作者响应党中央号召踊跃驰援湖北,我就暗自下决心也要到防疫一线去。丈夫一开始并不支持我。他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在疫情一开始就响应单位号召,主动封闭在监狱参加防疫执勤。因此,家中的两个孩子都交给我来照顾。大女儿上小学四年级,小儿子刚满周岁,因为丈夫工作的特殊性,两个孩子一直都是我在照顾,也确实都离不开我。但是每天看到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驰援武汉,想想自己虽然不能到武汉,但我作为一名护士,我要为保卫自己的家、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贡献自己的力量。“疫情就是战情,人人有责,更何况我还是一名护士。在危难的时刻,更需要我们冲锋在前,希望你理解我。”最终,丈夫被我说服了,“一切小心,等春暖花开,我们再见!”
到了隔离病房后,面对患者,刚开始我也有担心和害怕,毕竟这是传染力极强的病毒。但看到湖北的医务人员每天在重症病区忘我工作,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5+2”“白加黑”24小时日夜奋战。谁不是为人父母、子女?他们难道不怕吗?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生命健康,他们却是抛弃了“小我”,有人流血、有人牺牲,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不正是南丁格尔精神吗?
有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多少医务工作者主动递交请战书,一声声“让我上”,一个个奋勇向前,令我感动,也让我很自豪和开心,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负重前行”中的光荣一员。
在隔离病房中,与病毒之间只隔着一层防护服,操作的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细致,每天的精神压力确实不小。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衣服从没有干过都湿透了,一天忙下来,整个人也都虚脱了。我工作的病房,病人中有老人、有大哥、也有小妹,虽然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大家心在一起,很快就像一家人了。每天和他们打招呼、给他们做治疗,他们也都笑着和我聊家常,“又麻烦你了,陈护士”、“陈护士,我这两天感觉好多了,也不烧了”。病人们一天天好转,当他们达到出院标准,我们送他们离开医院时,他们真诚的一声谢谢,我觉得再累也都值了。
工作的辛苦,我能承受;但是对孩子的思念,却让我忍不住常常流泪。父母想和我视频,但是我不敢,怕脸上和手上的勒痕让父母伤心,也怕穿防护服的样子吓到孩子,只能让父母拍些孩子的视频传给我看。今年10岁的大女儿已经懂事了,只要一拍视频,话特别多,“妈妈,今天我写了2篇作文”、“妈妈,我今天跳绳加在一起有100多个呢”、“妈妈,弟弟今天又哭闹了,不过你放心,我会帮姥姥照顾好弟弟的”、“妈妈,你要好好的,早点回来,我们在家等你”……孩子的懂事让我感动,也让我心疼,“孩子,我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们了,等妈妈出去了,一定好好补偿你们!”
2月18日晚,“平安,勿念!”我给在监狱参加防疫执勤的丈夫发去一条短信,这是我发给丈夫的第12条“平安短信”。每天都要报平安,是我自进入隔离病房后,和丈夫约好的。丈夫在纪律部队,他从大年初三就回到单位参加执勤,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听他说,还要再封闭执勤1个月不能回家,直到全国疫情控制住。在隔离病房的15天,我每天都和丈夫报平安,不忙的时候也通过视频聊天。病毒拉开了我们的距离,却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吃饭了吗,有什么好菜”、“别太累着了,要好好休息”、“工作细致些,要保护好自己”,虽然只是一些简短的话语,在这特殊的时刻却让我觉得比“我爱你”更温馨。
虽然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但我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中国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写这篇手记的时候,我已经胜利完成了在隔离病区的工作,出了医院在宾馆接受隔离医学观察。和第一批同事一样,我们这一批也都身体健康,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大家都很高兴,很快都能回家了,心情特别愉悦。
透过窗户,窗外的树枝已经能看到绿芽了,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叫得很动听。是啊,春天已经到了,一家团圆的日子不会远了……
作者:合肥市护理学会理事单位合肥庐江县人民医院陈洁
抗疫手记八:一线战斗,奋勇向前
2020年1月26日中午12点,长丰县中医院接收第一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接者
我是薛贤云,一名九零后女孩,201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护理系,现为长丰县中医院内一科护士。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做着烦杂又辛劳的护理工作,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始终以病人为中心,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责任心,把严谨的护理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术结合起来,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幸福不仅仅意味着得到,更意味着付出,在2020新型冠状病毒病毒爆发时,我冲在了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的前线。
1月26日,大年初二早上,我下了夜班,兴冲冲地准备回家陪爸妈过年,忽然接到通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医院已改建成隔离病房,急需有一线有经验的护士到岗。我感到形势严峻,立即取消了回家的念头,主动请战,第一个进入了隔离病区。中午12点,医院送来一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接者,当时没有防护服,只有一次性隔离衣,我穿着单薄的隔离衣为患者量体温、发口服药,打热水送晚饭。因为防护服紧张,规定6小时更换一次的隔离衣,被我从下午2点穿到夜里12点,直到新的防护服送来。
晚上12点半左右,又接到通知:又有两位密接者来院。我立即准备病床和生活用品,夜里3点左右,母女俩到达医院,此时看到小女孩疲倦的样子,立即安排女孩休息,但女孩的母亲情绪激动,一边担心丈夫一边担心孩子,我保证:“就算不眨眼也会把孩子照顾好,不会让孩子冻着饿着。”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用微信跟孩子的母亲聊天,做心理辅导,一直到天亮。等到这次下夜班,我已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之后的日子里,我与其他医护人员一起轮班战斗,开始了隔离病区紧张的忙碌。除了照顾患者,我还要负责全病区消毒、酒精喷洒、用84擦拭物表、紫外线灯照射、处理病房垃圾等工作。面对成倍增加的工作量,我没有任何怨言,反而比以往更加认真地做着这些“份外”之事。
就在我奋战一线的第九天,2月3日,一个电话如晴天霹雳打破了紧张的工作节奏,我的母亲突发性脑出血被送到医院抢救,生命垂危。我按流程做完消毒、检查后,急匆匆地赶回肥东老家,可还是太迟了。母亲只有56岁,亲戚们听到消息都很震惊,都想去送一程。我与父亲商量后,婉拒了亲戚的好意,忍着悲痛,第二天和3位至亲把母亲的骨灰送到山上安葬。没有头七、五七,也没有戴孝、除孝,就这样简单的办完了母亲的丧事。我相信:“母亲在天之灵,也会理解女儿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所做的决定。”就在此时,单位又发了信息:“急需有经验的护士充实到一线。”才到家两天的我,留下父亲匆匆回到了医院,继续投入到隔离病区....
也许护士没有其他职业那么光鲜亮丽,没有其他岗位优越的待遇,没有其他岗位受人尊重,但我仍然热爱这份工作,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别人的笑脸,为患者解除疾病折磨。感谢我所从事的护理工作,从每天的工作中都可以找到值得我庆幸的事,在每天工作中都可以发现令人感动的人。那些人那些事时刻激励着我,鼓励着我迈向更美好的明天,让我无怨无悔从事护理事业。
作者:合肥市护理学会理事单位长丰县中医院薛贤云
战疫手记九:抗“疫”三十天
2020年1月24日长丰县中医院预检分诊台 闫绍亮 第一次穿隔离服参与到疫情防控
我是一名来自长丰县中医院的男护,我自2020年1月24日至2月24日共30天连续开展抗疫战,在此期间,我品尝过许多的辛酸,也看到过很多的感动。
2020年1月24日安徽省施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我作为预检分诊的护理人员自然投入到一线“抗疫”中,随着患者的不断增加,预检分诊的劳动量暴增,我每日穿着防护服、带着口罩、帽子、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将每一位疑似发热的病人带往发热门诊进行诊治。
2020年1月28日,我院作为长丰县新冠疑似病人收治的定点医院,开始收治新冠疑似病人,此时全院备战,将原有轻患者,连夜办理出院回家治疗,重者也接连转入长丰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治,而作为护理人员的我们纷纷签上请战书按下红手印。“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坚决服从安排”。这不单单只是一句口号,也代表着我们全体护理人员敢于承担、勇于承担的信念。
2020年1月29日,随着第一位疑似“新冠”患者入住我院。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防护用品的数量不够,护理人员对于正确穿脱防护服的生疏,病人的不理解,因为防护用品质量问题,护理人员对其防护能力的质疑等等。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很恐惧,但没有一个人退缩,我们一边自制DIY护目镜,一边学习和改进防护用品的穿脱。在安慰病人的同时也在悄声告诉自己“不用怕,我抵抗力强,一切都会好的。”。
2020年2月6日我被抽调至五楼疑似”新冠”患者隔离病区。从未去过隔离病区的我,担心自己没有经验无法完成任务,但做为一名白衣战士的使命感让我不能退缩。当日下午,第一次走进隔离病区,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雾气腾腾的护目镜,怀着紧张的心情走进隔离病区。细想来,那时的我,没有恐惧,却有几分担心自己做不好,拖同事后腿的紧张感。我一边学着新系统的操作,一边向别人请教病房的常规治疗与工作,怕自己有工作漏洞,每次交接班我都会跟下一班次的同事反复强调我的工作内容和提醒他要做的工作。估计,她们也嫌弃我比较啰嗦,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2020年2月13日,隔离病区来了一个特殊的的病人,一名12岁的小女孩儿,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瞬间紧张了起来,此时已是半夜11点多了,我应在凌晨两点钟接班,但此时的我却毫无睡意,“12岁,这么小,她一个人在隔离病区行吗?”我起床,拿出手机给邱护士长发了这条消息,本以为护士长也是休息了,但没想到他秒回了我,“是的,太小了,你晚上注意一下,这个小女孩肯定特别害怕,在这个环境下一个人。”他语重心长的叮嘱了我几句。让我早点休息,夜里还要接班。但躺在床上的我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2020年2月14日凌晨两点,我已穿好隔离衣与交班护士进行交班,当谈及小女孩时,上班护士说到:“本来我也很担心她,怕她一个人很害怕,很不配合我们,但结果小女孩表现得特别棒,她特别乖,不哭也不闹,现在都已经沉沉的睡了。”听到他这样说,我也松了一口气,心里轻松了许多,我们在门外交接了她的情况,看见小女孩睡得很沉,稚嫩的脸庞在通道灯下微微发亮,心里想着希望这“疫情”可以早点过去。
2020年2月16日,早起一片白茫茫,我没有看见小女孩出院,便被调到了二楼新冠确诊无症状患者隔离病区。中午吃饭时看了看窗外的雪,早已融化。这场大雪如同这场疫情一般,来得那么突然,让人措手不及,雪都融化了,那疫情又什么时候能结束呢?
2020年2月24日,由于我报名参加支援武汉,暂时结束了隔离病区的工作,在医院隔离待岗,我觉得身为医护工作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便是战士,战士理应去战场上“保家卫国”。
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24日的30天中,我看到过因为防护、医护人员住宿、院感方面等诸多问题而焦头烂额的护理部王主任。更体会到,因为防护物资数量问题,处处“克扣,管控”我们物资的梁主席的“斤斤计较”。更接受过,来自厚厚防护服的“贴身爱护”和感受着来自“雾气护目镜”的别样风情。经历了许多的辛酸和苦难的我们,也品尝过来自捐献者的甜美草莓和增强抵抗力的牛奶。直至今日,我的同事仍在一线,我们依然坚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终会结束,城市终将恢复往日的繁华,人们安家乐业。重新恢复到以前美好的日子中去。
作者:合肥市护理学会理事单位长丰县中医院护士 闫绍亮
|